21/05/2024 10:15

【大國博弈】商務部: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有悖事實與常理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21日北京專電》就近段時間,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大肆炒作中國新能源「產業政策扭曲全球市場」、「產能過剩導致不公平競爭」等論調。商務部政研室副主任丁維順表示,把中國新能源產品出口多等同於「產能過剩」,既有悖常理與常識,與客觀事實也是嚴重不符的。'  商務部政研室副主任丁維順說,一方面,國際貿易的產生與發展,是各國基於不同產業的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合作;另一方面,供給和需求的問題要從全球來看,不能只看一國。丁維順列舉了一組數據: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長期向世界大量出口一些產品,美國生產的芯片約80%用於出口,德國、日本生產的汽車分別有近80%、約50%用於出口,波音、空客生產的大量客機也是用於出口。就中國而言,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佔總產量的比例僅約12﹒7%。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指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討論產能,應該從供求關係、全球市場、未來發展三個角度來綜合觀察。從供求關係看,適當的產大於需有利於市場競爭,有利於企業的優勝劣汰,從而實現一個動態的平衡。從全球市場看,將供需平衡限定在一個國家範圍內,把各國出口優勢產品等同於「產能過剩」,實質上是否定了比較優勢的客觀性、國際分工的合理性、經濟全球化的規律性。從未來發展看,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綠色轉型,對於技術先進的綠色產能需求仍然較大。中國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等綠色產業的發展壯大,正是因應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需要。 

【6月限時優惠】 送價值$175維柏健明目藍莓精華36:1► 火速行動

基金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