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23-07-11 08:42:10

人幣出海經風浪 港市場百折不回

  人民幣「朋友圈」愈擴愈大,上半年全球清算量達270萬億。人民幣跨境和離岸交易規模漸長,國際化進程已來到新階段,機遇和挑戰並存,要經得起風浪考驗,需有匹配的投資市場作為支持。

 

  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現在有逼切需求把握機遇,百折不回,充分拓展市場深度,豐富風險管理產品,提高國際間對人民幣信心,推動人民幣從國際交易貨幣,進一步發展成國際投資儲值貨幣。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昨日於一個論壇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人民幣清算量達270萬億,顯示人民幣國際化碩果累累。人行《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2021年全年境外人民幣清算量為468.03萬億。但他坦言,對比中國經濟規模,國際投資者人民幣資產配置仍然偏低,原因除了習慣需要時間改變,也是因為投資者對人民幣信心,以及相關產品尚不足夠。

 

國際化雙刃劍 添波動考政策

 

  國際間對於用人民幣作為交易媒介的接受程度愈來愈高,而且有提速趨勢。過去兩周,阿根廷首次用人民幣償還美元外債,印度也開始以人民幣入口俄羅斯石油。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數據指,美元等前四種貨幣5月全球交易使用量比率皆有減少,反觀人民幣連升四月至2.54%,創去年1月以來最高。

 

  拓展離岸市場、提升使用率,自然是人民幣國際化必要一步,而提供新的結算選項,也是順應各國要求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呼聲。

 

  但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可反過來為自身政策帶來考驗。離岸市場不可控因素較多,易受各方不同現實需求以至投機力量左右。而離岸人民幣投資市場發展步伐不及交易普及速度的現實,正使得外國收取人民幣後缺乏投資渠道,成為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障礙。

 

豐富對冲工具 增強外國信心

 

  人民幣近期顯著走低,除因內地經濟數據疲弱、美國加息緣故,分析還相信與外國沽售有關。俄羅斯為填補預算漏洞,今年來多次放售外滙儲備,當中不少為人民幣,單是1月中至2月初,規模就達545億盧布(約43億人民幣)。人民幣備受沽壓,則在進一步壓縮內地出手刺激經濟空間。

 

  國家需要抵禦人民幣出海所遇到的風浪,香港大有可為。本港擁有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清算中心和債券市場等頭銜,港交所近期亦推出了港幣和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但相比倫敦等離岸美元市場,本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深度、產品和使用場景多樣性尚有很大發展空間。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經過20年去到現時地步,比他預期慢。

 

  縱然環球經濟和投資環境面臨不景氣,人民幣兌美元今年來跌近5%,人民幣產品略顯「生不逢時」,本港仍要堅定信念,更積極主動與內地協調,引入更多優質人民幣產品,豐富人民幣離岸中心「貨架」,提供更多滙率對冲等風險管理工具,增強海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信心和意慾,助人民幣國際化行穩致遠。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 (價值$175)

【有獎問答遊戲】答問題即有機會贏取 新城市廣場Duffy與好友精美禮品

查日腳:懷疑撞鬼點算好?「通勝」查日腳可醫邪病!靈靈法教你如何查日腳!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s & Wonder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春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素食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