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於1972年加入香港《大公報》,至移民加拿大前已升遷為編輯副主任,且為報社撰寫與財經有關社論。黎於1999年回流香港,並受聘於證券行,創辦研究部,和任研究部聯席董事高職,對金融經濟更具深度專業。

黎偉成於2006年轉職NOW電視,任財經台主持及評論員,對香港、內地以至歐美經濟金融動態作專題深入分析,和每日接受觀眾電話的個別股票問諮,以圖表技術和基本因素簡明扼要提供專業意見,深為觀眾歡迎;和為香港、日本、中國大陸及台灣等地報章、雜誌、財經網站撰寫財經文章、專論,和經常接受傳媒訪問。

15/12/2023 09:30

《談國論企-黎偉成》銀行11月份信貸環比增五成

  中國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人民幣貸款增長淨額,於2023年11月份未能延續10月份同比回升,因住戶和企(事)業單位的中期借貸態度相當審慎,惟較對上一個月環比大幅近五成,意味商業銀行年底前續增貸,以確保國民經濟在四季度保持穩定增長,尤其是強化消費及投資為主的內需,以抵外部政經不穩定不明確所帶來的壓力。料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全年的增幅可達5%的目標,而2024年亦保穩中有進的發展。
 
*住戶中長期減貸乃受困商品住宅房市淡*
 
  來自中國人民銀行所發布的最新金融統計資料,金融機構的人民幣貸款淨增額度於2023年11月份達1.09萬億元(見表一)同比減少9.9%,較2022年11月份所減的4.72%有所提升,唯較對上一個月的10月僅貸7384億元環比提高47.61%,,未有延續9月份2.31萬億元而同比少增1764億元或6.47%之況。此使2023年1-11月份累計21.58萬億元的8.44%升幅,稍低於前10個月所升的9.63%,顯然與銀行業於一季度貸款達10.6萬億元飆升27.1%有關(見表二),急速的增貸人使二季度的貸款同比減少3.9%和三季度減少8.86%,作出相應的調整,而這亦與國民經濟期內的發展和變化相配合。
  要注意的,是(甲)住戶貸款,於2023年11月份淨增2925億元(見表三)同比增長11.34%,扭轉10月份淨減少346億元之況,此因(I)住戶的中長期貸款,於2023年11月份淨增23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2103億元多10.84%。此項貸款主要與購置商品住宅房為主的房地產用,可以在相當程度反映出境內的商品住宅房等地產市道似有回穩之概,但銀行向居民購房的貸款態度審慎,而住戶置業之意還是比較淡弱。
  金融機構對住戶的短期貸款,於2023年11月份淨增加594億元同比增加1.35倍,上年同期僅淨增252萬億元和同比減少65.39%。住戶的短期貸款每多是與消費購物的零售項目有關。
 
*企業年底短線資金需求殷固投放慢合理*
 
  至於(乙)企(事)業的貸款,即使於2023年前11月份淨增8221億元同比減少6.97%,而10月份5163億元則增11.6%。此乃受困於企業的(一)中長期貸款期內4406億元同比減少40.19%,減幅較10月份3828萬元所減的17.19%明顯擴大,似意味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意向不強。
  和(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貸款,於2023年11月份淨減少207億元,同比多減1.09倍,而10月份尚能淨增加3176億元上升66.71%。
  (二)短期貸款於11月份淨增加1705億元,扭轉2022年月11份淨減241億元之況,加上票據融資期內淨增加2092億元。企業年底前的短線資金需求不弱。
  企業貸款的中長期的貸款需求,確有點不理想,但現時為年底時份,歐美經濟低迷和中東等地緣政局不穩,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企業放慢固投步伐,是可以想見之事也。問題是中國的中小企為主勞工密集工業企業產銷續收縮,有待改善,政府須設法加以支持,強化各類型和規模企業的產銷,尤其是勞工密集的中小企,使企業的資本投資更為活躍,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消費購物活動會挺零售等內需。
  正因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2月8日召開的會議,繼續以「堅持穩中求進」作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更要「頂住外部壓力」和「克服內部困難」,該可促使國內生產總值GDP於新的一年保持2023年所達的5%上升目標,甚至有更佳的表現。由多年的自力更生到今天的自主創新,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難得的是此乃在美國歷來特別是近幾年對華全面圍堵打壓封殺壓力下取得的優異經濟科技成績,相信中國今後會進一步強化以內需和投資為主的建設,克服化解外部壓力,力促本國經濟不斷發展和提質,加大對世界政經的貢獻,以及發揮團結國際社會的正面力量。
《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表一: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變化
 淨貸款額度(億元)累計額度(億元)
11月20231.09萬 -9.9%21.58萬 +8.44%
10月20237384 +20.0%20.49萬 +9.63%
9月20232.31萬 -6.47%19.75萬 +9.2%
8月20231.36萬 +8.8%17.44萬 +11.8%
7月20233459 -51.51%16.08萬 +11.7%
6月20233.05 +8.9%15.73萬 +14.98%
5月20231.36 -28.04%12.68萬 +16.54%
4月20237188 +11.37%11.32萬 +25.9%
3月20233.89萬 +24.28%10.6萬 +27.09%
2月20231.81萬 +47.15%6.71萬 +28.79%
1月20234.9萬 +23.11%4.9萬 +23.11%
12月20221.4萬 +23.89%21.31萬 +6.81%
11月20221.21萬 -4.72%19.9萬 +5.85%
12月20211.13萬 -10.3%19.95萬 +3.04%
12月20201.26萬 +10.52%19.36萬 +16.77%
12月20191.14萬 +5.6%16.81萬 +4.0%
12月20181.08萬 +84.8%16.17萬 +19.51%
 
表二:人民幣貸款季度累計統計(億元)
 2023年2022年
四季度 3.22萬 持平
三季度4.01萬 -8.86%4.4萬 +11.11%
二季度5.13萬 -3.9%5.34萬 +4.91%
一季度10.6萬 +27.09%8.34萬 +8.73%
 
表三: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淨增長結構(億元計.同比增/減)
 2023年11月2022年11月
住戶貸款增2925 +11.34%增2627 -64.19%
 短期 增594 +1.35倍 增252 -65.39%
 中長期 增2331 +10.84% 增2103 -63.39%
企(事)業單位增8221 -6.97%  增8837 +55.6%  
 短期 增1705 減241
 中長期 增4406 -40.19% 增7367 +1.15倍
 票據融資 增2092 +35.23% 增1549 -3.48%
 非銀行金融機構 減207 +1.09倍  減99 -72.8%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資料整理:黎偉成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健康網購 |【5月限定優惠】送價值$288維柏健 30天逆轉肌齡(膠原蛋白+生物素)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s & Wonder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春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素食譜大全